“今日能遇您这样的贵客真是我李殂之幸!但丢赭石这等垃圾还怎敢还劳烦您?我马上就把料子里的赭石都挑出来,保证到时候您的货都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
夏琰却笑道:“老板不用这么客气,反正你这里的赭石也不多,而且现在夏京城内风声有点紧,尤其在前几日守城军的首领被公开当众…咳,那个之后,现在每日进出城门上缴的税钱也都翻了几倍,人和货也都查的严,我反正是都要出城的,但老板你就别再去白交这笔钱了,我顺带一丢也不麻烦什么,而且今日能结识老板,拿到这些上好货料,也是我之幸,以后说不定也还会来再找老板进货,老板就不用如此客气了。”
老板一听,欢喜的脸更加激动了,心底对夏琰的看法态度也又高
了一分。
他行商这么多年,能有如此大气气度的商客,他见过的极少,尤其对方还是位女商人!
若不是顾及着身份有别,老板都想紧紧握住她的手以表达自己的激动感激之情了!
“那守城军将首之事,我也是知道的,嘿,不瞒您说,那姓杨的被鞭挞的那天我还悄悄去围观了!那真叫一个痛快!那活畜牲平日里弄死了多少人!活该被鞭挞!那位长公主平日里虽然也和姓杨的半斤八两,但这次她真难得做了件好事!这以恶制恶真是看的我心里痛快不已!”
夏琰来到这里后,还是第一次如此直接的从旁人嘴里听到自己这具身体的评价,她心底有些起笑,面上却轻咳了一声,提醒老板。
老板说的激动开心,听到轻咳后下意识抬头,才发现不仅是这位小姐,连小姐身后一直沉默跟着的男子,也在他说完这句话后,抬头看向了他。
老板瞬间反应过来,顿住嘴,见夏琰被帷幔遮挡的身姿没有任何异样,她身后的男子也没有露出任何不善的情绪,才低吐一口气的,忙笑道:
“您别介意,我也就是随便这么一说…”实在是因为姓杨的太过畜牲,和这位小姐说话又非常舒畅,他才忍不住多说了些,“不过您刚才既然都那么说了,那我再推辞就太不知好歹了!今日就算我李殂欠您一个人情!日后只要是您还缺料,来我这我定一律以低于市场价两层的价钱给您算!而且不管您想要什么料!我保证都能帮您弄到!”
第59章商庄的初始进化状态从夏京城门拉……
从夏京城门拉着满满几大车的石料出了城,一路到白氏商庄。
早已收到消息的杨御早早带人在山脚下等待,见道路尽头出现熟悉的马车,立刻带着人迎了上去,从卫一等卫氏侍卫手里接过七八辆车的石料,让人先加速运回商庄内部。
夏琰看着跟在他身后的人群,这群人显然正是从难民群里招来的,只是比起几日前颓烂萎靡、脏乱枯槁的濒死状态,他们此时各方面都好了许多,精神头十足,脸也洗干净了,显然这几日终于吃饱了饭,睡足了觉,让他们从颓烂的状态里恢复了过来,重新有了人样。
夏琰观察了他们两秒,发现他们进退之间已有基本的秩序,显然已经经过了些初级的训练,虽远远还未达到整齐划一,却已初具有效的行动力。
他们一边按令行事,一边偶尔偷偷看向杨御和夏琰等人,大多数人目光里都充满着敬畏与感激,少数则是好奇、打量、探究等更深的神色。
他们身上脏烂破漏的衣裤已经脱去了,换上统一的简单服侍,衣服背后和正面左上角的位置都有一个“白”字。
“小姐,这是按照您之前说的统一服饰,字是让商庄里新招入的绣娘和文刺绣的,不过商庄的代表标识还没有定下来,我已经想了好几个,等会您看看,若是不满意,再重新画。”
杨御高大笔挺的身躯从马上下来,走到夏琰身边,脸上依旧覆盖着大片的黑洛胡腮,看向夏琰的狭长双眸却熠熠生辉,似乎这几日商庄的各项忙碌丝毫没让他劳累,反而让他越做越发精神矍铄,神色亢奋。
夏琰打量了他两眼,边听边下了马车,一边看四周情况,一边朝着商庄大门走。
商庄门前依旧排着长长的难民队伍,数量比起几日前只多不少,排着队的难民们脸上也都充满了急切想入商庄的渴望,夏琰上次来时偶尔还能在他们脸上看到的试探警惕之色,现已完全消失不见,只剩下想被选中的急切与渴望。
“最开始招的那批难民里有不少与城外各门的难民们都有亲远关系,因怕那姓杨的让人严查城门口的情况,我第二天起就没再让人去城外招,只放了几个招入的难民去,让他们把消息亲口传出去。”
“不过这样一来,从各处闻讯赶来想要被招入商庄的难民太多,各处城门口的难民大量减少,我怕那群畜牲察觉不对,就让一些暂时没有一技之长的难民穿回原本的衣服,换回原本的模样,重新回到各城门口守着,每日一轮,白天依旧装作难民的样子守在各城门口监察各城门的情况动向,晚上再分批次与其他人换班。”
夏琰听到这,不禁回头看了眼杨御。
这法子好啊,她刚才看到这群数量庞大的难民时就在想怎么处理城门那边的问题,没想到这人直接帮她处理了,还处理的如此周到齐全,不仅减免了守城军的防心,甚至还弄了一把反监控!
夏琰忍不住抬手又拍了拍杨御结实的臂膀,声音带着明显的笑意与赞赏,“不错!”
杨御被拍的一顿,发须遮挡下的双眸快速瞟了眼自己被拍的臂膀,温软的触感还残留在上面,他忍不住收了收手臂上的肌肉,让一条条漂亮的肌肉线条隐约浮现出来,修长脖颈上凸显的喉结微微上下滚动,低咳了一声后,正想再继续说,眼角余光忽然扫到沉默跟在夏琰身后的裴瑄。
杨御眉头下意识一皱,但只一秒他就收回了视线,继续落后半步的跟上夏琰,声色如常的和夏琰讲着商庄这几日的变化。
商庄内,比起几日前什么都没有的状态,此时确实是变化颇多。
商庄正门后的大前院里,已放置了足足二十多座石磨,脱去了上衣光着膀子的男人们满身大汗的卖力拉着磨。
每个磨子旁边,各配了一口大锅,大锅前后各站着另两个或是太年老,或是太年幼的人,他们负责帮拉磨的人倒入豆子、过滤豆渣、以及随时监督磨底豆浆的漫灌情况,只要看到快满了,就会立刻吆喝呼喊负责端走豆浆豆渣的人,把这些刚磨好的新鲜豆料送到后院去熬制豆腐。
后院则同样立起了一口口大锅,没口大锅配了三个人相互合作,热腾腾的蒸汽不断从大锅里蒸腾而起,带着豆子的纯浓香味,几乎让整个商庄都熏蒸在一片香食之气中。
“这些人是昨日刚训练完后才上手做的,不过到现在为止,产出的豆腐也已足有几十石了,都晾在后院专门的一角。”
除了做豆腐的外,商庄内还被规划出了不少专属区域。
有聚在一起、数量少量的女性绣娘,以及数量更多一些的男性文刺,也有根据各自一技之长分出的石匠、木匠、玉匠、泥浆、厨子、杂耍人、以及会一些精巧编纂技术的手艺人等。
不过这部分人的数量都极少,毕竟会技术活的,就算是逃难,只要技艺足够好,就有被城里商户老板看上的可能,所以这几批难民里出的技艺之人很少,且大多数的技术也都只是入门级而已,远远谈不上“师”。
不过对白氏商庄目前的情况来说,显然没有也没有嫌弃人的资本,杨御给他们各自都圈了地盘,并根据他们各自所述的技艺,给了他们原料,让他们各自展示自己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