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才一力做主,把嫡出的女儿贾敏,嫁到了勋贵中成功转型的林家,又叫次子自幼便读书。
只可惜,贾政实在不是读书的料子,直到贾代善去世,也为正式入泮。还是当今圣人怜悯故人之子,多问了一句之后,赏了一个工部主事的缺。
到如今快二十年了,他也才堪堪升了一级,变成了工部员外郎。
荣国府的家世和人脉,落到贾政身上,仿佛变成了个笑话,好像半点用也没有。
贾敏自幼聪慧,比两个哥哥更能领会父亲的苦心。因而得知徐甘是寒门士子出身,凭本事高中二甲,心里就先满意了几分。
又得知徐甘入朝不到十年,就从庶吉士做到了郎中,马上又要到扬州这等繁华之地做知府了,那真是再满意没有了。
她对未来女婿要求也不高,只要能有其父一半的人才,就足够在这世间立足了。
林如海和妻子的心思也差不多。
因着林黛玉言语之中对前世的夫婿颇为喜爱依赖,因而夫妻二人想当然就觉得,就算未来女婿不能青出于蓝,想必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于是,对于徐茂行的才能和成就,他们都没有多问。
恰在此时,王妈妈端着一碗银耳红枣粥并五六样小菜进来了,笑眯眯地说:“大姐儿快来用些,粥是我亲手熬的,菜也都是我看着他们做的,都是极干净的开胃小菜。”
林如海转身出去了,说是要琢磨写折子的事。
贾敏笑着目送他去了外间,便亲手接过银耳粥,一勺一勺喂给黛玉吃。
王妈妈也在一旁伺候着,时不时给黛玉夹一筷子小菜,或是凉拌玉兰片,或是酸辣鸡皮丝,果然都是开胃的小菜。
时隔多年,林黛玉措不及防又回到了脾胃虚弱的境地,虽然有心多吃,奈何只喝了小半碗粥就实在喝不下了。
“娘亲,我不喝了。”
她心疼地摸了摸母亲发青的眼睑,催促道:“女儿病了这些日子,娘亲一步不离地照顾我,把自己都熬成什么样了?如今女儿已经大好了,母亲就去休息吧。”
“我不累,等你睡着了我再走。”
这一场病着实把贾敏吓到了,虽然已经有高人来看了,说是以后就都好了。可她还是有些放心不下,需得时时看着女儿才安心。
林黛玉也是做过母亲的,自然理解她的心情。
见她坚持,黛玉也没有再劝她走,而是往里面挪了挪,撒娇道:“那我要母亲陪着我一起睡。”
“好,一起睡。”贾敏笑着应了一声,便喊了丫鬟进来帮忙脱了衣裳,拉过薄被躺在了女儿身边,舒适地吐了一口气。
说实话,自从黛玉醒来之后,就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稳重,女儿才三岁的贾敏还真不习惯。
就连往日里经常享受到的、来自女儿的撒娇,竟也让她有了种诡异的受宠若惊之感。
不过她也实在是累了,再加上女儿好转心神骤然松弛,躺在没多久,就迷迷糊糊进入了梦乡。
贾敏这一觉,直睡到了第二天中午。
期间林黛玉在早上醒了,却制止了要来伺候的奶妈和婢女,自己轻手轻脚从床上翻了下去,去侧间穿衣洗漱了。
她知道母亲必然是劳累极了,不然按照往日的习惯,早就该醒了。
洗漱穿戴整齐过后,她直接从侧屋的门出去,给父亲请安,又陪着父亲一起用了早膳。
早膳过后,父女二人便去了书房,林黛玉又把徐家将来遭贬的事告诉了父亲。
林如海心知女儿特意告诉自己这些,就是为了让他去提醒徐甘,心里难免有些不是滋味儿。
——虽然知道女儿早晚会嫁人,且前世选的女婿还不错。可如今他女儿才三岁呀,胳膊肘就要往婆家拐了吗?
林如海一颗老父亲的心酸溜溜的。
但看着女儿期待的神情,他也不忍心让女儿失望,只好压着心里的不爽,笑吟吟地点了点头。
“玉儿放心,不管怎么说都是未来亲家,我自然是希望他们家一直好的。”
林黛玉松了一口气,知道徐家的事稳了。
第158章京城变故
接下来,林黛玉就没有再多做别的事,只是每日里陪着父亲和母亲。
偶尔两位姨娘也会来陪贾敏说说话,三个女人凑在一起做做针线。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林黛玉就是他们做针线最大的受益人。
当然了,贾敏也没让他们吃亏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