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笔下小说>公共文化服务概论>第二 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概念

第二 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概念(第2页)

公共文化服务(publiccultureservice)指:由公共部门或准公共部门共同生产或提供的,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文化需要为目的,着眼于提高全体公众的文化素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既给公众提供基本的精神文化享受,也维持社会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文化环境与条件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总称,具体包括公共图书馆服务、公共博物馆服务、文化馆服务、社区文化服务、各类公共文化信息平台建设、赞助扶持文化艺术的政策措施等。从文化的公共性来看,公共文化服务的领域,主要在前述“公共文化”范围之内,从公共管理学的角度看,公共文化服务与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等一样,属于公共服务中的社会性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24]

从国内外的情况看,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服务的历史都很长,我国《周礼》记载有“大司乐”之制,汉朝有乐府;古希腊则有自由民及贵族参与的戏剧比赛等。但是,如前所述,由于“公共领域”的概念是建立在“公”“私”相对分离和清晰的产权制度之上的,因此,现代意义上的“公共领域”大约在17、18世纪的西方发达国家才逐步建立起来。以公共管理学的眼光来看,公共文化的管理与服务正是一种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产品,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文化领域是比较晚近才得以诞生的,所以公共文化服务也是比较晚近才逐步出现的。

因此,虽然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文化服务可以追溯到1902年英国颁布的教育法案,其中规定了小学生课程要纳入参观博物馆的项目,[25]但是多数文化政策研究者将更晚近些,即1959年法国成立文化部,才看做政府将文化领域纳入公共管理范围的标志,也就是公共文化服务正式开始的标志。换言之,公共文化服务及相关管理机构的体制化建构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陆续开始的,公共文化服务是一种“现代公共服务”,是现代化建设进行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我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策主张的提出,被称为一种“历史性转折”,认为“公共文化服务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体现了现代民族国家的文化自觉”。[26]

三、文化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文化发展[2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近10余年来,“文化发展”成为国内外文化理论界和实务界在各种研究文章、政策文本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热词”之一,中共十七大也提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什么是“文化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文化发展”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值得分析。

“发展”(development)一词一般的中文语义指“事物由小变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的变化。也指扩大(组织、规模)等,如发展重工业、发展党员”,[28]其英文development的一般含义亦与此相似。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逐渐成为一个专门的术语和全球性的主题,全球以“发展”为目标,致力于改变贫穷、愚昧和不公正状况,“发展”概念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也引发了长期而复杂的争论。[29]经典现代化理论意义上的“发展”大致可被理解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大过渡,人们以发展水平来衡量一个国家的文明进步程度,所有的国家都被定位在全球发展的坐标轴上,被称为发达国家(developedtries)或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tries)。(也因此划分出“第一世界、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然而,作为一个特定的理论概念,“发展”的内涵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成长性,其与时俱进的演变,经历了长时段的发展并形成了庞大的“发展理论”、各类“发展战略”以及关于“发展权”的法律规定等。

到20世纪下半叶,“发展”主要用来指新兴的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变迁过程。发展理论认为,大量解除殖民国家依附关系的新型独立国家,进行改革开放,辅以适当措施(发展战略),必然能够推动“发展”的实现,“发展”的实现或曰目的,也被集中指向“现代化”。随着发展问题研究和实践的推进,各种发展理论,主要(经典)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论等。

根据发展理论广义现代化理论,“发展”也即实现现代化及现代化后持续完善的社会转型与变迁过程。据相关研究成果,在18~21世纪的大约400年里,全球经历了两次大的“发展”浪潮,或曰两次现代化浪潮,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农业经济、农业社会和农业文明向工业时代、工业经济、工业社会和工业文明的转变;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时代、工业经济、工业社会和工业文明向知识时代、知识经济、知识社会和知识文明的转变。无疑,在现代化理论中,“发展”被赋予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内容十分宽泛的涵义。

“文化发展”概念的产生,其实是发展战略理念的一种新的发展,换言之,文化发展可视为发展的文化转向,文化发展可视为与可持续发展一样的发展战略——“文化发展战略”。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文化”对于“发展”的作用,在国际上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注意,文化发展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及政策取向。

1995年,世界文化和发展委员会(WCCD)[30]提出,“当文化被理解为发展的基础时,文化政策这一概念本身需要很大程度的拓宽”。1998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斯德哥尔摩召开“文化政策促进发展”政府间会议并发表了《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该计划高度评价文化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可持续发展和文化繁荣是相互依存的。人的发展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使个人在社会和文化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31]此次会议标志着“文化发展”正式进入国际主流视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城市,纷纷推出文化发展战略。

延伸阅读1-3

《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节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可持续发展和文化繁荣是相互依存的。

2。人的发展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使个人在社会和文化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3。鉴于享受和参与文化生活是每个社区中所有人的一项固有权利,因此各国政府有义务创造一个有助于充分行使《世界人权宣言》第27条规定的这项权利的环境。

4。文化政策的基本目的是确定目标,建立结构和争取得到适当的资源,以创造一个充分发展的人文环境。

5。文化间对话可视为现代世界的主要文化和政治挑战之一;它是和平共处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

6。文化创造力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化多样性则是人类的财富,因此对促进发展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

(等12项原则)

资料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http:。unesc;http:wenku。baidu。view7ede1af6f705l。

换言之,进入21世纪,尤其是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经济转型、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下,一方面,文化自身的发展成为重要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文化也成为促进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重要手段,并为“发展”提供着意义和目的;文化的繁荣发展与社会的和谐进步,就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当然,在这样的意义上,文化发展是大文化概念下的发展,指的是整个国家、地区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

一般意义上,我们所说的文化发展,概念略小些,为直观理解,特整理成表1-3。显然,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我们也可以进一步把握“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在当代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表1-3“文化发展”的主要内容、原则、主体和目标[32]

2。文化事业、公益性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在文化建设中,“公益性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也是两个与“公共文化服务”相关联的重要概念。

中文里,“事业”一词有广泛的含义,可以指一种远大的社会理想,如“共产主义事业”,也可以指个人发展,如“家族事业”等,其不同含义对应多个英文词汇,如“cause”“dertaking”等。[33]在我国,“文化事业”具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次是泛指整个文化,通常说发展文化事业,就是指发展整体的文化,或者说文化发展;第二层次指与文化产业(关于中国文化产业的界定后面解释)相对区分的整个文化事业,具体包括公益文化和部分的准公益性文化事业,其特点是以国家投资为主,其他社会投入为辅,主要目的是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而非营利;第三层次则是指文化事业单位,所谓文化事业单位,是指国家兴办的,接受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直接管理的,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社会组织,具体包括图书馆、博物馆、高雅艺术团体、文物保护单位、人文社科理论研究机构等。传统的文化事业单位既不同于文化行政机关,也不同于文化企业单位,没有创收营利的任务,服务对象为社会全体公众。[34]

其中,第二层次的“文化事业”,就是通常说的“公益性文化事业”,该概念大致对应着“文化发展”的第1、3、4维度;“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造经济价值,大致对应“文化发展”的第二个维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满足公众基本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大致对应“文化发展”的第一个维度(参见表1-3:“文化发展”的主要内容、原则、主体和目标)。

在目前的中国语境中,“公益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按照营利性与否二分的,或者说相对而言的。关于“公益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某种意义上也是(狭义)的“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的区分。

这里,所谓“广义”与“狭义”的公共文化服务,是从现代政府职能及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概念上来区分的。现代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即公共服务,因此,公共文化服务可以是政府及其公共机构提供的关于文化领域的所有服务,包括对“文化产业”的服务,如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投融资平台的建设等。这样理解的公共文化服务,可称为“广义的公共文化服务”,然而,在我国现阶段的语境中,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解是具有特定含义的,我们可称之为“狭义的公共文化服务”。这与我国对政府职能的界定有关。2002年以来,随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政府的职能被界定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大方面。[35]依照这一界定,政府文化管理的职能同样可以区分为相应的四个方面——经济调节与市场监管,主要针对营利性的文化产业、文化市场而言;社会管理,主要针对社会办文化艺术机构、组织等的管理;公共服务,则是政府有责任组织提供的基本文化服务,通常是免费或优惠面向全民提供。我们可以直观地以图1-1表示如下:

图1-1我国政府四大职能划分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广义和狭义理解

可见,我国现阶段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解,是基于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国情条件具有特定内涵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之“目标任务”指出: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相适应,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以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

文化部2013年1月14日颁布的《“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纲要》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定义为:“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现阶段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向社会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产品、服务及制度体系的总称。”

也就是说,我国现阶段对“公共文化服务”界定,其范围主要指具有福利性质的一些基础性文化设施的建设、基本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提供,以及改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弱势社会群体文化生活水平,着力解决文化惠民、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问题。与上述“广义的公共文化服务”相比较,这是我国特定语境中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一种狭义界定。本书所言“公共文化服务”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指“狭义”的公共文化服务——即不包括政府对文化产业、文化市场提供的管理与服务。同时,考虑文化研究边界的模糊性及“公共文化”的宽泛内涵,也不排除在有些问题的分析论述中,兼顾广义公共文化服务的部分内容。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关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研究,西方常见的术语有cultureservice(文化服务)、publicculture(公共文化),但没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说法。因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说法。我国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thesystemofpubliccultureservice),[36]其中,“体系”可译为英文的“system”意即“系统”亦是“制度”,它是公共部门为满足社会的公共文化需求,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服务行为及其相关制度与系统的总称,是包括“维护性公共服务”“经济性公共服务”和“社会性公共服务”在内的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具体构成,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如毛少莹等学者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包括: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类别、内容)、文化政策法规及管理体系、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公共资源配置、绩效考核制度五个部分。[37]齐勇锋认为我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该包括:国家思想文化理论和文化价值体系的创新机制;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生态环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混合微观主体;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法律政策支持体系和职能科学、合理的监管体制等方面构成。[38]杨志今认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括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体系、设施网络覆盖体系、资金人才和技术保障体系、组织支撑体系、运行评估体系等五个基本的子系统。[39]马海涛、龙军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由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公共文化网络体系、公益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文化管理体系四部分有机组成的。[40]申维辰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先进文化理论研究服务体系、文艺精品创作服务体系、文化知识传授服务体系、文化传播服务体系、文化娱乐服务体系、文化传承服务体系、农村文化服务体系七个方面。[41]王列生等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括投入与财政执行保障系统、规划与项目运行保障系统、人力资源动员保障系统、绩效评估与政策调节保障系统。[42]苏峰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该包括公共文化政策和理论体系、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文化生产和运营体系、公共文化信息体系、公共文化资金保障体系、公共文化人才体系、公共文化创新体系、公共文化指标体系、公共文化评估、监督体系九大系统。韩军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政策法规体系、基础设施体系、产品供给体系、人力资源体系、资金投入体系、评价监督体系六个方面。[43]闫平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涵盖公共文化政策法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组织机构和人才、公共文化活动主体、公共文化活动方式、公共文化事业经费六个基本要素。[44]

显然,无论构成如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重要的基础性文化事业,其与文化产业相辅相成,共同成为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1]从时间维度上,也可以将文化观念分为“传统的”和“现代的”文化观。考虑文化基本含义古今之间的连续性多于其断裂性,这里不做这个角度的分析。

[2]《易·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汉)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南北朝王融《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参见冯天瑜:《中国文化史纲》[M],1~2页,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冯天瑜:《文化守望》[M],20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书友推荐:迟音(1v1)韵母攻略斗罗大陆之催眠武魂催眠系统让我把高冷老师变成性奴肉便器重生之娱乐圈大导演熟女记伏特加与曼特宁房客(糙汉H)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配种(1V1,SC)人间政道潮湿女配她只想上床(快穿)只想当侯爷,奈何妻妾想打天下娱乐圈之风流帝王美母如烟,全球首富端庄美艳教师妈妈的沉沦无绿修改版母上攻略续(白虎版)回归之美母俏姐在言情文里撩直男男主【快穿/np】
书友收藏:父债子偿四合院之啪啪成首富推母之道蛊真人之邪淫魔尊赛博经纪人无限之邪恶系统熟女记我在三国当混蛋我的冷艳教师美母和明星校花女友变成同学们的性奴竟是一个熊孩子的策划我丰乳肥臀的瑜伽教练母亲和保守的翘臀长腿女友被得到催眠APP的猥琐大叔调教成了专属肉便器随心所欲神豪系统人妻调教系统我的美母教师斗破苍穹之后宫黑人恶堕妈妈陪读又陪睡绿意复仇——我的总裁美母美母的信念宗主母亲与巨根儿子的淫乱性事影视之推女系统恶魔大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