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栖迟送来的那包药材,谢知澜最终还是让碧珠悄悄煎了服下。并非全然信任,而是一种权衡后的选择。柳姨娘母女已视她为眼中钉,绝不会仅仅在香料上做手脚,她需尽快清除体内可能存在的隐患,保持清醒的头脑。无论沈栖迟目的为何,目前看来,他送来的解药是真实有效的。连续服用三日后,她确实感觉精神较之前更为清明,夜间那些纷乱痛苦的梦境也似乎减轻了些许。
身体渐愈,她便开始着手下一步计划——为即将到来的英国公府赏花宴做准备。这不仅是她重生后首次在京城贵眷圈中正式亮相,更是她反击谢清漪、初步树立名声的关键一役。
前世这场花宴,谢清漪凭借一首“偶得”的佳句博得“才女”之名,而她则因“紧张”未能作出像样的诗词,相形见绌,成了衬托红花的绿叶。后来她才知晓,那题目谢清漪早已通过某些渠道得知,并请了枪手预先备好,只待当场“灵光一现”。而自己当时作诗不顺,亦有谢清漪暗中让人在她茶水中动了手脚,使她心神不宁的缘故。
这一世,一切将会不同。
“碧珠,将我那件天水碧的云锦裁衣找出来,再配那套珍珠头面。”谢知澜吩咐道。天水碧色清雅,不张扬却显气质,珍珠温润,正适合她这“病愈初愈”的形象,又能与谢清漪惯常的艳丽风格形成对比。
“是,小姐。”碧珠应声去准备。
谢知澜则走到书案前,铺开宣纸,磨墨提笔。她并非要练习诗词——那些她早已烂熟于心。她在回忆,回忆前世这场花宴上除了诗词,还发生了哪些细节?有哪些人出席?英国公夫人的喜好?可有什么突发状况?
记忆如同尘封的画卷缓缓展开。她记得,英国公夫人酷爱兰花,尤其珍视一株名为“素冠荷鼎”的莲瓣兰,花宴当日会摆放在水榭之中供人品鉴。而三皇子萧景珩似乎也会陪同其母妃淑妃娘娘短暂出席……还有,似乎有位郡王家的世子,因为与人争执一朵牡丹的品种,闹得有些不愉快……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在特定的时机,都可能成为破局的关键。
她尤其关注与沈栖迟相关的信息。前世,他是否出席了这场花宴?记忆有些模糊,似乎他来了,但并未参与核心的吟诗作对,只与几位武将子弟在远处饮酒,显得格格不入。这一世,他手臂有伤,是否会来?若他来,见到与前世截然不同的自己,又会作何反应?
正凝神间,碧珠捧着一套衣裙和首饰回来了,脸上带着些许不安。
“小姐,衣裙和头面都找出来了,只是……这珍珠头面似乎有些旧了,光泽不如新的亮眼。二小姐前几日得了一套红宝石头面,光彩夺目的,听说就是为了花宴准备的……”
谢知澜瞥了一眼那套珍珠头面,成色确实只能算中上,是母亲当年的旧物。她并不在意,淡淡道:“无妨,首饰不过是点缀,过犹不及。”
她需要的不是靠华服美饰压过谢清漪,而是要在才学与气度上,让她一败涂地。
“对了,碧珠,”谢知澜似想起什么,状似无意地问道,“我病着这些日子,外面可有什么新鲜事?或者说,京城里最近流行什么诗词歌赋,可有什么佳作传出?”
碧珠歪着头想了想:“奴婢不太懂这些……不过前几日听门房的小厮闲聊,说是……说是永嘉郡主近日得了首好诗,在闺秀中传阅,颇受好评,好像……是咏菊的?”
永嘉郡主?咏菊?
谢知澜心中冷笑。是了,就是这首!前世英国公府花宴上,临时起意咏的便是菊花!而谢清漪那首“偶得”的佳作,与永嘉郡主日前“所得”之诗,在意境和用词上,有着惊人的相似!只不过当时无人点破,反而成就了谢清漪的才名。
原来漏洞在此处!谢清漪太过心急,提前拿到了“考题”和“范本”,却未曾细细揣摩,也未料到会有原作提前小范围流传开来。
“永嘉郡主……”谢知澜沉吟片刻,“她性子爽利,最喜收集新奇玩意儿,尤其爱那异种兰花,可对?”
碧珠茫然摇头:“这个……奴婢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