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圈的风像无数把冰刀,刮在脸上生疼。老周裹紧厚重的防寒服,睫毛上结着白霜,望着远处被冰雪覆盖的钴矿遗址——那座废弃的科考站就藏在矿洞深处,烟囱里没有冒烟,却有淡蓝色的光晕从洞口溢出,在白雪的反射下,像块浮在冰原上的蓝宝石。
“科考站五年前就废了,说是钴矿辐射超标。”向导是个叫伊娃的挪威女地质学家,她指着矿洞方向,雪地摩托的引擎在寒风中突突作响,“但三个月前,有极光猎人拍到那里有蓝光,像活的。”
老周摸出那块从亚洲博物馆带出来的矿核碎片,碎片在零下四十度的低温里冻得像块冰,却依旧能感觉到微弱的震颤,比在任何地方都更缓慢、更沉郁,像冰层下的心跳。“是钴矿的辐射。”他低声说,“顾砚秋在用辐射加速骨藤变异,低温能稳定它们的活性。”
钴是制造核武器的原料之一,辐射极强,而骨藤在辐射环境下会发生怎样的变异,没人能预料。
雪地摩托在矿洞外停下,洞口被厚厚的冰层封住,只留下一道被人工凿开的缝隙,蓝光就是从缝隙里透出来的。缝隙周围的冰面上,凝结着银色的冰晶,像无数根细针,老周用冰镐敲下一块,冰晶在手里迅速融化,露出里面缠绕的银色细藤,细藤接触到空气,立刻变得僵硬,碎成粉末。
“它们能在冰里休眠。”伊娃看着粉末,脸色有些发白,“辐射让它们有了抗冻性,低温又能锁住辐射,这是个完美的培养皿。”
老周让伊娃留在外面接应,自己则和阿武钻进冰缝。矿洞内部比想象中更温暖,墙壁上覆盖着层淡蓝色的冰层,冰层里嵌着无数根银色藤条,像冻结在时光里的血管。蓝光从矿洞深处传来,照亮了地上的脚印——是新踩出来的,鞋印很大,像是穿着特制的防辐射靴。
“蓝鳍公司的人还在里面。”阿武握紧了手里的磁铁,磁铁在低温下吸附了一层冰屑,“这地方的辐射值肯定超标,我们得快点。”
他们往矿洞深处走,越靠近科考站,蓝光越亮,空气里弥漫着股淡淡的金属甜味,那是钴辐射特有的气味。矿道两侧的岩壁上,能看见被藤条钻出的孔洞,孔洞里渗出淡蓝色的液体,落在地上,瞬间冻结成冰晶,发出幽幽的光。
科考站的入口是道厚重的铅门,门上的辐射警示灯还在闪烁,显示内部辐射值远超安全线。门没有锁,推开时发出刺耳的摩擦声,门轴里缠绕的银色藤条已经被冻成了冰,一碰就碎。
站在门口,老周和阿武都被里面的景象惊呆了:整个科考站的实验室都被淡蓝色的冰层覆盖,冰层里包裹着各种仪器和设备,而冰层的核心,是个巨大的圆柱形容器,容器里灌满了淡蓝色的液体,顾砚秋的仪器就悬浮在液体中央,蓝光正是从仪器和液体中同时散发出来的。
容器周围,站着六个穿防辐射服的人,他们的面罩上结着冰,看不清脸,但能看见他们的手臂上都连接着透明的管子,管子通向容器,淡蓝色的液体正顺着管子,缓慢地流入他们的体内。
“他们在和骨藤共生。”老周的声音有些发颤,他看见其中一个人的防辐射服袖口裂开,露出的皮肤上布满了淡蓝色的纹路,像血管里流淌着液态的钴,“顾砚秋在用辐射和骨藤,改造人类。”
容器里的液体突然剧烈地翻滚起来,仪器的红光与蓝光交织在一起,形成紫色的光晕。站在周围的人同时抬起头,面罩后的眼睛里闪烁着与容器相同的蓝光,他们朝着门口走来,动作僵硬,却带着一股非人的力量。
“关门!”老周大喊,和阿武一起用力推铅门。但那些人已经冲了过来,为首的人伸出手,防辐射手套的指尖已经被藤条撑破,露出淡蓝色的皮肤,抓住了门框。
“滋啦——”皮肤接触到金属门框,竟冒出了白烟,门框上瞬间结了层冰。
“他们的体温极低!”阿武用工兵铲砸向那人的手臂,铲尖接触到皮肤,发出冰裂的声响,手臂上的淡蓝色纹路迅速蔓延,像冰花在绽放。
老周趁机从背包里掏出防辐射面罩戴上,冲阿武喊:“你守住门,我去毁仪器!”
他钻进实验室,躲开扑来的“共生体”。这些人的动作虽然僵硬,但对低温和辐射的抵抗力极强,被工兵铲砸中也只是踉跄一下,身上的藤条会迅速修复伤口,像有自我愈合的能力。
容器里的液体翻滚得越来越厉害,淡蓝色的藤条从液体里钻出来,顺着容器壁往上爬,像要把整个实验室都包裹起来。老周绕到容器后面,发现那里有个检修口,用特制的扳手就能打开。
他刚要动手,一个穿着白色大褂的身影从容器侧面走了出来,挡住了他的去路。那人没穿防辐射服,淡蓝色的纹路从脖颈蔓延到脸颊,头发像被冰霜覆盖,却依旧能认出那张脸——顾砚秋。
“我们终于见面了,周先生。”她的声音很轻,带着金属般的质感,眼睛里闪烁着蓝光,“我一直在等你,等一个能理解‘新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