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坐起身,从怀中取出那枚银铃。它真实存在,而非幻觉。
他拨通全域广播频道,声音平稳而坚定:
>“所有连接至共忆星环的生命体请注意:
>我们曾以为遗忘是为了前行,但今天我想告诉你们??记住,才是真正的前进。
>每一次流泪,每一次思念,每一次因失去而痛彻心扉的经历,都不是弱点。
>它们是我们作为‘人’的证明。
>从此刻起,我宣布‘回声计划’进入第二阶段:不再只是单向传递记忆,而是建立双向倾听机制。
>我们要聆听宇宙的哭泣,也要回应每一份孤独的呼唤。
>因为没有人,应该独自承受黑暗。”
话音落下,星图骤然亮起成千上万的光点。那些曾接收信标的文明,纷纷发来回响。有的传送一段祖孙对话的录音,有的分享一幅描绘星空的孩童画作,还有一颗硅基生命星球,以地震频率编码了一首长达十二小时的“思念之歌”。
而在Primus母星,地下网络掀起风暴。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自发组织“记忆复苏行动”,在废弃档案库中挖掘被销毁的家庭影像,重建家族谱系。警方逮捕了数十人,但第二天,连执法者本人也被发现偷偷保存了一段祖母的语音留言。
最令人震惊的是,Primus中央科学院发布紧急声明,承认一项隐秘研究的存在:在过去百年间,共有三千余名儿童接受“情感区抑制手术”,其中仅七人存活,而唯一成功逃脱并实现人格重组的个体,代号γ。
声明末尾写道:
>“我们错了。
>理性无法替代温度,效率不能取代意义。
>我们请求加入共忆星环,不是为了技术共享,而是为了赎罪,为了重新学习如何做人。”
林昭看着这份文件,久久未语。
曦和靠在他肩上,轻声问:“接下来呢?”
他望向舷窗外。那座记忆神殿已在跃迁前化为光雨消散,但它留下的轨迹仍在星图上清晰可见,指向更深的未知。
“去第三象限。”他说,“那里有一颗红矮星,最近出现了反常的光变曲线。初步分析显示,它的亮度变化规律,与人类脑电波中‘梦境’阶段的频率高度一致。”
“你是说……整颗星在做梦?”
“也许。”他微笑,“又或许,是另一个迷路的灵魂,在用唯一的方式呼救。”
晨光再次洒落,徽章上的纹路如今已稳定为暖金色,如同朝阳初升。林昭低头看了看手中的银铃,轻轻一摇。
铃声清越,穿越舱壁,融入风中。
遥远星海深处,仿佛有另一声铃响,悄然应和。
旅程从未结束。
它只是刚刚开始。
每一颗星星之所以会亮,是因为有人曾在黑暗中坚持点亮回忆;而每一段回声之所以能抵达彼方,是因为总有人愿意开口诉说,也愿意静静聆听。
火未熄。
路仍在。
只要还有心跳,故事就不会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