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人影缓缓抬手,指向东南方??那是南联盟议会大厦的方向。
>“目标未净。”零七解读,“警告:仍有三十七名涉事官员拒绝出席历史问责听证会,且试图销毁证据。”
盲童沉默良久,终于开口:“那就让他们也看看。”
他转身走向初心树,摘下一片叶子,上面刻着一个名字:**陈墨轩**??当年签署撤防命令的最高决策者之一,如今隐居海外,自称“功成身退”。
他将叶子投入锅中。
火焰骤然暴涨,投射出一幕清晰影像:
会议室,灯火通明。年轻的林昭据理力争:“若此时撤防,敌军可长驱直入,西域危矣!”
陈墨轩冷笑:“你懂什么战略?牺牲局部,保全大局。”
林昭怒吼:“大局?你们所谓的‘大局’,就是让我们当弃子?!”
陈墨轩拍案而起:“军人只需服从!再多言,军法处置!”
林昭摘下肩章,狠狠摔在地上:“那我宁愿不当这个军人!”
画面切换至十年后,陈墨轩在接受采访时微笑说道:“那段历史不宜过度渲染,容易激化矛盾。我们应该向前看。”
影像至此结束。
第二天,这段视频在全球疯传。社交媒体上掀起“#让我们向前看还是向后记”话题风暴。数百万普通人上传自家祖辈的老照片、日记、勋章,讲述被遮蔽的往事。
一个月后,真相仲裁庭发布重磅调查报告:《关于北七防线事件的责任追溯》,列出十二项铁证,证明所谓“战略转移”实为高层贪腐集团为掩盖资源走私路线暴露而制造的借口,故意放弃防线,导致七千余名边军将士无谓牺牲。
国际舆论哗然。
迫于压力,南联盟政府宣布重启司法程序,对已故责任人追加名誉剥夺,对在世者启动引渡。第一批被捕的三人中,就包括陈墨轩的儿子??现任能源部副部长。
而在昆仑墟,那晚的锅火整整燃烧了四十九小时不熄。
第四十九个小时,火焰终于渐弱,锅底浮现出一行字迹,非人工雕刻,亦非忆晶生成,而是由灰烬自然排列而成:
>**“记住,即是复仇;传承,便是胜利。”**
盲童跪坐整夜,直至晨曦初露。
他知道,这场战争从未真正结束。它只是换了战场??从雪山隘口转移到人心深处,从枪炮硝烟转化为记忆争夺。
但他也明白,他们赢了。
因为只要还有人愿意讲述,那些风雪中不肯倒下的身影,就永远不会真正死去。
数月后,第一所“记忆传承学校”在昆仑墟建成。
课程不教算术,不授权谋,只做一件事:训练孩子们如何倾听、记录、传递真实的故事。
教材首页写着一句话:
>“你可以忘记我的名字,但请记住我为何而战。”
盲童成为首任讲师。
他的课堂没有黑板,只有一口小忆锅。
每节课开始前,他会点燃火焰,说:
“今天我们来讲一个人。他不一定有名,不一定立过功,但他做了正确的事。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让这个世界把他忘记。”
窗外,春风又一次吹过黍稷田。
沙沙声里,仿佛千万人在轻声应和:
“我们在听。”
“我们记得。”
“我们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