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翻开《守门人笔记?新篇》,在空白页写下:
>“今日,我见到了光的传承。
>它不在纪念碑上,不在新闻头条里,
>而在一个瘫痪老人教孩子写‘人’字的颤抖笔画中,
>在一个流浪汉记住施粥者名字的记忆里,
>在一本被藏了二十年的教案本泛黄纸页间。
>
>光不会自动传递,
>它需要有人弯腰拾起,
>然后举起来,照向前路。”
天亮时,她做了决定。
她要把这本笔记,连同陈念的教案,带去联合国地下档案库。
只有那里,才能解开全球共情教育封锁的真相。
只有真相,才能让更多人觉醒。
她收拾行李,向村民们告别。孩子们围上来,递给她手工折的纸灯,说:“知微姐姐,你要回来啊。”老吴让人推他到门口,只说了一句:“路上小心。别忘了,灯是你点的,就得你自己扛着走。”
她含泪点头。
出发前夜,她最后一次走进B3地下室??不,是走进自己的梦境。
七盏原初之灯静静燃烧,地镜浮现画面:北极祭坛遗址的积雪正在融化,那枚青铜铃铛已完全露出,表面铭文清晰可见??正是《守门人笔记》扉页上的符文。
而更远处,一座冰封的城市轮廓若隐若现,城中央矗立着巨大的黑色方碑,碑前跪着无数戴面具的人,手中高举熄灭的灯。
“那是‘遗忘之城’。”回声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来自四面八方,“他们自愿交出记忆与情感,换取所谓的‘平静’。那里曾是最早的执灯者诞生之地,如今却成了愿力最贫瘠的坟场。”
“我要去那里。”知微说。
“你会死。”
“可如果不去,会有更多人像李哲那样,在黑暗里独自吞药。”
地镜画面一转,显示全球地图。七处红点闪烁??西南山区、城市点灯馆、北极祭坛、遗忘之城、联合国档案库、陈念最后出现的边境线、以及……她此刻所在的山村。
七点连线,赫然构成北斗形状。
“你不是一个人在走。”回声说,“七盏灯,七个坐标,七段愿力之线。你点燃的不只是火,是一个网络。只要你还在前行,就会有人跟随。”
知微闭眼,深吸一口气。
她想起母亲端来的那碗白粥,想起楼上奶奶的敲击声,想起李哲在雨中抱着狗的身影,想起老妇人临终前那一句“只要还有人记得”……
她睁开眼,眼神坚定如铁。
第二天清晨,她踏上长途客车。
车子驶出山村时,朝阳正从山巅升起。后视镜里,那座破败的祠堂在晨光中宛如镀金。一个小男孩站在门口,高高举起手中的纸灯,像举着火炬。
知微伸手贴在车窗上,仿佛能触到那微弱却执着的光。
她知道,这一路不会太平。
联合国不会轻易开放档案库,遗忘之城的守卫者更不会允许外来者唤醒沉睡之人。她可能被捕,可能被抹除记忆,甚至可能永远消失在冰层之下。
但她也知道??
当第七盏灯燃起时,执灯者的命运就不再属于自己。
而在北极深处,那枚青铜铃铛再度轻颤。
雪地上,一行脚印悄然浮现,从祭坛延伸向南方。
仿佛另一个身影,早已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