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如潮水般爆发,经久不息。
谢幕后,张友被请上台。主持人临时提议让他讲几句。他接过话筒,目光扫过台下一张张年轻的脸庞,许多人都眼含热泪。
“十年前,我收到过一封退稿信,上面写着‘题材敏感,不符合主流审美’。我把那封信烧了,以为烧掉的是失败,后来才明白,烧掉的是勇气。而今天站在这里的李冉,她没有烧掉任何东西。她把每一次拒绝变成燃料,照亮了自己的路。”
他顿了顿,声音微颤:“我想告诉所有正在写作、唱歌、画画、演戏的年轻人??真实的故事永远值得讲述,哪怕它不够完美,哪怕它让人难堪。因为正是这些破碎的部分,构成了我们灵魂的纹理。”
台下有人举起手机,屏幕亮起一片星海般的光点。
那一夜,#张友杭州演讲#登上热搜榜首。无数网友转发视频片段,配文写道:“原来有人愿意为我们这些‘格格不入’的人发声。”
几天后,张友独自前往灵隐寺。清晨薄雾缭绕,钟声悠远。他在许愿墙上写下一行小字:愿念安一生平安,愿所爱之人皆得圆满。
下山途中,遇见一位白发老僧扫落叶。老人抬头看他一眼,忽然道:“施主眉间郁结已散,心债渐偿,善莫大焉。”
张友怔住:“大师怎么知道我在还债?”
老僧一笑:“凡人皆有执念,或为名,或为利,或为情。而你眼中所求,非功名富贵,乃是‘安心’二字。世人奔波半生寻不得,你却因一场生死轮回得之,实乃大幸。”
他合掌躬身:“多谢指点。”
回到家中,刘菲正抱着念安在阳台晒太阳。孩子已经能抬头了,乌黑的眼睛好奇地打量这个世界。见他回来,咧嘴笑了,口水泡泡噗噗冒出来。
“你去哪儿了?”她问。
“去还了一笔心债。”他坐下,握住她的手,“现在,我可以全身心投入电影了。”
《第二人生》正式开机前,剧组举行了一场特别仪式。张友将一封密封的信投入火盆,火焰腾起瞬间,他闭眼默念:告别过去的谎言,迎接真实的自己。
拍摄过程异常顺利。每一个场景都仿佛带着某种宿命的力量。尤其是那场葬礼戏??主角站在墓碑前焚烧旧日情书,风卷灰烬四散飞扬。导演喊“卡”之后,全场无人说话,许多人默默擦拭眼角。
杀青宴那晚,全体工作人员围坐一堂。张友起身敬酒:“感谢大家陪我完成这场救赎。这不是一部电影的结束,而是一段人生的重启。”
刘菲抱着熟睡的念安坐在角落,静静望着他。那一刻,她忽然明白,这个男人终于完成了蜕变??从逃避责任的创作者,成长为敢于直面伤痕的讲述者。
三个月后,《第二人生》全球首映礼在北京举行。红毯上,张友牵着刘菲的手缓缓前行,念安由保姆抱着走在身后。媒体镜头疯狂闪烁,但他不再闪避。
影片放映结束,全场起立鼓掌长达八分钟。影评人称其为“近十年最具人文关怀的华语作品”,豆瓣开分9。6,IMDb评分8。7。
而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乔艳戴着帽子和口罩静静看完最后一帧画面。片尾字幕滚动时,她悄悄起身离开。出门时,吕兵递给她一杯热咖啡。
“值吗?”他问。
“值。”她微笑,“因为我看到了一个完整的他。”
与此同时,一首名为《念安》的钢琴曲在全球各大音乐平台悄然上线。没有宣传,没有封面,仅有一行简介:献给所有迷路过却仍愿回家的灵魂。
一个月内,播放量突破五亿。无数听众留言:
“听到第三分钟时,我给我五年没联系的父亲打了电话。”
“这是我流产那年最爱听的旋律,没想到现在成了新生儿摇篮曲。”
“原来原谅不是忘记,而是带着伤继续走。”
某所大学课堂上,教授播放《第二人生》片段,问学生:“你们觉得张友的选择是对是错?”
一名女生站起来说:“我觉得他不完美,但真实。在这个人人都忙着包装自己的时代,他敢撕开伤口给人看,就已经赢了。”
窗外阳光正好,照在讲台上的《重生》剧本复印件上,扉页写着一句话:
**“所谓重生,并非回到过去改正错误,而是带着所有的伤痕与遗憾,勇敢走向未来。”**
而在杭州西湖畔的那栋老房子里,张友正教一岁多的念安叫“妈妈”。孩子咿呀学语,突然扭头奶声奶气地喊了一声“爸爸”。
他愣住,眼眶瞬间湿润。
刘菲笑着擦去他眼角的泪:“听见了吗?他认你了。”
他蹲下身,将儿子紧紧搂入怀中,下巴抵着他柔软的发顶,久久不动。
远处湖面波光粼粼,一只风筝随风升起,越飞越高,仿佛要触到云端。
他知道,这一生的风,终于吹向了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