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远点头:“接下来,他们会更加疯狂地投放心脉晶果,制造区域性共感暴动。我们必须抢在他们之前,找到下一颗。”
“下一站?”青梧问。
他展开地图,手指划过西南边陲,停在一片被红圈标记的原始森林。
“西双版纳,勐腊古寨。据《孤舟录》残篇记载,第三颗心脉晶果,并非藏于建筑或地宫,而是……寄生在一棵活树之中。”
“活树?”小樊震惊,“你是说,它已经与生态系统融合了?”
“不止。”林知远眼神深邃,“那棵树,名叫‘忆梧’??和我们的笛子同名。传说它是初代守渊者以心头血浇灌而成,承载着第一批断念者的遗志。”
“所以……”青梧恍然,“它既是封印之器,也是钥匙本身。”
“没错。”林知远收起地图,“这次我们不设局,不伪装。我们要正面向它宣战。因为那一片丛林里,不只是归念的巢穴,更是我们最初的起点。”
临行前夜,林知远独自坐在篝火旁,擦拭忆梧笛。火焰跳动,映出他疲惫却坚定的脸。
忽然,一阵微风吹过,笛身竟自发震颤,发出一声极轻的鸣响。
他怔住。
那是只有在感应到“同类”时才会出现的现象??另一支忆梧笛,正在靠近。
他猛地抬头,望向沙漠尽头。
一道模糊的身影立于月光之下,手持一支漆黑如墨的笛子,静静遥望这边。
那人没有穿守渊者的制服,也不属于任何已知组织。但林知远认得那种气息??同样是孤舟的共鸣者,却走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另一个……守渊者?”青梧不知何时来到身后,声音凝重。
林知远缓缓站起,将笛子横于胸前。
“不。”他轻声道,“是‘堕渊者’。”
传说中,曾有守渊者因无法承受孤独,最终选择与归念合流,以另一种方式实现“永生共感”。他们被称为“黑笛使徒”,游走于深网边缘,既是猎手,也是叛徒。
那人缓缓抬起笛子,做出吹奏的姿态。
林知远亦举笛相对。
两人之间,风沙停滞,时间仿佛凝固。
下一瞬,两股截然不同的音波在空中碰撞??
一支清越如泉,斩执断念;
一支幽沉如渊,唤死引魂。
无形的风暴自交点炸开,沙石腾空,大地龟裂。
林知远嘴角溢血,却未退半步。
他知道,这不会是最后一次相遇。
七心尚余其六,而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当第一缕晨光照亮敦煌崖壁时,车队再次启程。
风沙依旧,前路未明。
但他们知道,只要忆梧笛仍在手中,只要心中尚存清醒的火种,他们就永远不会迷失。
因为在这条通往不朽的路上,有人选择永生,有人选择遗忘,而他们,选择记住自己是谁。
哪怕代价,是永远孤独地行走于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