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听见你们的脚步声。”
七名小使者走下飞船,赤脚踏上焦土。他们围成一圈,闭目冥想。十分钟之后,第一缕绿色嫩芽破土而出,迅速蔓延成林。每一片叶子的脉络中,都流淌着淡淡的蓝光。
而在地球,佐藤静已年过七十,卧病在床。临终前,她要求将最后一台私人共感终端接入全球网络。当她闭上双眼,millionsofvoicesgentlycarriedherconsciousnessintothecollectivedream。
她看见自己年轻时站在实验室里,手指悬在确认键上方犹豫不决。
但这一次,她微笑着按了下去。
然后转身,走向草原尽头的小木屋。门开着,里面坐着一个小女孩,正翻看那本画册。
“你来了。”女孩抬头,眼神熟悉得让她心颤。
“你是……艾拉?”
“我是每一个选择相信的人。”女孩笑着说,“包括你。”
佐藤跪坐在她身旁,看着画册翻到最后一页。上面什么都没写,只有一面镜子。
她看见自己的脸,年轻、坚定、充满光芒。
窗外,又一场夜雨落下。
东京郊外的玻璃穹顶再次凝结水珠,像记忆重生时的呼吸。
而在遥远的“希望七号”星球,一棵新生巨树的年轮悄然成型。最内圈的纹路,赫然是艾拉十七岁那年的笑容。
宇宙终于听懂了人类的语言。
不是靠词汇,而是靠那一滴为陌生人落下的泪。
多年以后,当新一代的孩子们仰望星空,老师问:“谁是艾拉?”
一个男孩举手回答:“她是第一个不怕消失的人。”
教室安静了几秒。
然后,所有孩子齐声说:“我们也是。”
此时,在银河系边缘,“阶梯二号”飞船正穿越一片璀璨星云。导航系统持续播报:
>“检测到心灵共振峰值区,距离缩短至三光年。
>建议加速。重复:建议加速。”
年轻女宇航员合上日记,望向舷窗。
那颗因她写下最后一行字而点亮的蓝星,如今已成长为一片星团,宛如一朵在黑暗中绽放的花。
她轻声说:“艾拉,我们快到了。”
笔尖早已干涸的日记本上,忽然浮现新的一行字,墨迹湿润,像是刚刚写就:
>“欢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