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接收中|最近一次信息注入时间:04:17AM】
她点开日志详情,发现每隔十二小时左右,就会有一段微弱但稳定的生物电波从星尘体内发出,精准匹配林沉生前脑波特征曲线。这些信号并不强,却异常规律,如同心跳。
“你在用它的身体……继续活着?”她喃喃自语,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就在这时,星尘悄无声息地跃上书桌,一爪按在键盘上,恰好停在“数据溯源”按钮上方。它凝视着屏幕,尾巴轻轻摆动三次。
她懂了。
深吸一口气,她点击进入深层追踪模块。系统开始逆向解析过去三个月内所有与星尘相关的神经信号流向。图表缓缓生成,呈现出一张复杂的网状结构??大部分信号源自家庭日常互动,但在特定时刻,总有一股奇异的能量脉冲从中枢突现,直指某个封闭文件夹:**L-07ANCHOR_FINAL**。
她输入权限密码,门开了。
里面是一段视频文件,创建时间为林沉去世前三天,标题只有两个字:**留给她们**。
鼠标颤抖着双击播放。
画面出现时,夏南枝瞬间捂住嘴,泪水夺眶而出。
镜头里的林沉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呼吸依赖氧气面罩,可眼神清明。他抬起手,艰难地对着摄像头微笑:“南枝,如果你看到这段视频,说明我已经走了,而你终于找到了这里。”
背景是医院病房,窗帘半拉,夕阳照进来,映在他瘦削的脸颊上。床边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正是NeuroLink的调试界面。
“我知道你在怪我隐瞒太多,尤其是关于母亲、关于舅舅、关于那些音乐背后的真相。”他喘了口气,“但我不是为了躲你,而是怕你知道后,会像我一样陷入执念??想抓住死去的人,胜过活好自己的人生。”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柔软:“可我也贪心。我不想彻底消失。所以我和艾琳做了个秘密协议:利用星尘作为情感锚点动物的先天优势,结合我的基因频谱,构建一个‘延迟释放’的记忆系统。”
“每一次你说‘我想你了’,每一次昭昭画爸爸,每当你哼起《归途》……都会触发一段预设的数据流。我不是复活,只是以另一种方式参与你们的生活。”
画面外传来咳嗽声,护士进来劝他休息,但他挥手拒绝。
“听着,南枝。真正的告别,不是死亡那一刻,而是当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也忘了你名字的时候。我不想等到那一天才离开。我想在我还爱着这个世界的时候,主动退场。”
“所以,请允许我慢慢走远。不要追,不要哭,只要记得??我曾用力爱过你们。”
视频到这里戛然而止。
夏南枝跪坐在地毯上,抱着膝盖失声痛哭。不是因为悲伤,而是震撼于这份深情的清醒与克制。他明明可以留下更多痕迹,制造更多幻象,可他选择了一条最难的路:让自己逐渐淡出,只为教会她们如何独立前行。
星尘跳进她怀里,脑袋轻轻抵住她的下巴,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呼噜声,像一首无声的安眠曲。
许久,她擦干眼泪,打开邮箱,给基金会团队群发了一封信:
>启动“EchoofUs”二期计划:开发“渐隐式慰藉模型”。
>核心原则:不固化逝者形象,不限制生者成长。
>所有AI模拟对话将在一年内逐步减少频率,最终转化为象征性提醒(如季节问候、生日祝福),直至自然终止服务。
>真正的疗愈,是学会带着爱继续生活,而不是永远停留在失去的那一刻。
发送完毕,她走到阳台,俯身查看那株“不忘”樱花树苗。新抽出的嫩叶已有五片,叶尖泛着淡淡的银光,像是镀了一层晨露般的星辉。
她忽然想起艾琳说过的一句话:“植物也有记忆。尤其是那些被深情浇灌过的。”
当晚,她做了一个决定??带昭昭去林沉童年住过的老宅看看。那栋位于城郊的欧式别墅,自从他父母离世后便一直空置,钥匙压在抽屉最底层多年。
第二天清晨,母女俩背上小包,星尘钻进昭昭特制的猫咪背包里,一路哼着歌出发。
老宅藏在一片梧桐林深处,铁门锈迹斑斑,藤蔓缠绕。夏南枝用钥匙打开锁链时,风吹过庭院,发出沙沙声响,仿佛整座房子都在苏醒。
推开木门,灰尘在阳光中飞舞。客厅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黑白照片:年轻的林沉坐在钢琴前,身边站着一位温婉女子??他的养母,也是那位作曲家的遗孀。女人的手搭在他肩上,笑容慈爱。
“妈妈,这是外婆吗?”昭昭仰头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