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分析道:“蔡氏之所以敢于抗命,因其掌握两大利器:一是钱粮,二是士族支持。欲破之,必须釜底抽薪。第一,立刻开仓放粮,以‘天子恩典’之名赈济灾民,夺其民心;第二,宣布减免赋税三年,凡响应朝廷者,皆可免役;第三,提拔寒门子弟入府任职,打破蔡蒯垄断;第四……”他压低声音,“启用陛下密函中之人。”
刘备犹豫:“那人……真的可靠吗?”
诸葛亮正色道:“陛下既叮嘱‘不到万不得已不用’,说明此人极险,也极利。如今荆州四面皆敌,正是万不得已之时。”
刘备终于下定决心。
次日,他召集城中文武,当众开启密函。
只见其中仅有一纸名单,上书三人:
“益州别驾张松,暗通朝廷,愿为内应;
长安游侠魏延,流落南阳,可用为将;
襄阳城西校尉陈到,本为禁军出身,忠诚可托。”
全场哗然。
刘备当即命人秘密联络陈到,许以中郎将之职。当晚,陈到率三百亲兵倒戈,控制西城门。
紧接着,刘备以“奉诏赈灾”为名,强行打开官仓,十万石粟米一日内分发殆尽。百姓欢呼雀跃,街头巷尾皆呼“刘使君仁德”。
蔡瑁闻讯暴跳如雷:“他竟敢抢我的粮食!”
张允怒道:“明日我就带兵冲进府衙,杀了他!”
蔡瑁却突然冷静下来:“不必。他放粮越多,亏空越大。等官仓见底,他拿什么养兵?拿什么发俸?到时候,连他的部下都会背叛他。”
但他没想到,张昭早有准备。
五日后,一支由五十艘大船组成的漕运船队顺江而下,载着二十万石稻米、五万斤盐、三千副铠甲,直达江陵。船上插着鸿胪旗帜,领队官员手持尚书台公文,宣称:“此乃天子赐予荆州牧之安民专资,任何人不得截留。”
消息传开,全境震动。
百姓奔走相告:“天子真在管我们!”
士人感慨:“朝廷未曾弃我!”
就连原本观望的郡守也开始递交效忠文书。
蔡瑁终于意识到??自己输的不是权谋,而是格局。
他手中只有荆州一隅,而刘备背后,站着一个真正运转起来的大汉中枢。
一个月后,刘琮被迫出城迎接刘备,行继任礼。名义上仍是“州主”,实则沦为傀儡。
刘备在襄阳城南筑坛祭天,宣读诏书,正式就任荆州牧。
礼成之时,忽有细雨飘落,百姓纷纷跪地叩首,以为天降甘霖,乃祥瑞之兆。
唯有诸葛亮立于坛侧,望着灰蒙天空,低声吟道:“雨非天赐,乃人力所致。陛下一手执恩,一手执威,四方无不慑服……此诚帝王之道也。”
而在建康,张昭收到捷报,只淡淡说了句:“告诉刘备,下一步,该打通与益州的联络了。”
然后转身走入内殿,提笔写下一道密诏:
“若刘璋不降,可授张松兵权,许其自立为益州牧,但需割巴郡归朝廷。”
笔锋凌厉,墨迹未干,宛如刀刃出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