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过了多久,林晚抬起头,发现光柱颜色变了。
从深紫转为暖金,如同晨曦初照。
她掏出随身携带的录音笔,颤抖着按下录制键,对着光柱说出一句话:
>“我一直假装很强大,其实我很怕失去。”
话音落下,光柱轻轻震颤,一道细小的光束射向地面,冰雪融化处,钻出一株嫩绿幼苗??正是心忆木。
而在万里之外的西藏静默学堂,那位女童导师正带领新一批学生练习新式九弦竖琴。断裂的弦已愈合成螺旋结构,演奏方式完全不同:不再追求和谐统一,而是鼓励每个人加入自己的“瑕疵”??偏音、延时、突强、甚至故意失手砸错键。
今日的主题是“哭泣的勇气”。
一名男孩弹到一半突然停下,低头抽泣。其他孩子没有嘲笑,也没有催促,而是自发调整节奏,将他的啜泣纳入旋律之中。渐渐地,整首曲子变得破碎而深情,像一场雨后的山谷,泥泞遍布,却生机盎然。
老师静静听着,眼角湿润。
这时,庭院中的心忆木突然开花,花瓣呈灰白色,落地时不化为光,而是凝结成一颗颗微型水晶,每一颗内部都封存着一句无声的话。孩子们拾起一颗,对着阳光细看,竟从中听到了自己从未说出口的心事:
>“我讨厌比赛。”
>“我觉得孤单。”
>“我希望爸爸妈妈离婚。”
这些话本该被压抑,可在这里,它们被允许存在,被听见,被接纳。
当天夜里,全球又有四千零八十九棵心忆木同时开花。这一次,花瓣不再悬浮三秒,而是直接升空,汇成一条横贯天际的紫色光带,宛如银河倒垂人间。
天文台紧急追踪,确认这不是大气现象,也不是卫星反射。它真实存在,且仅能在肉眼直视下观测到。一旦使用望远镜或摄像机,光带即刻消失。
专家称之为“信念可见性”??唯有相信它存在的人,才能看见它。
周小满躺在乡间田埂上,仰望这条横跨夜空的光河。身旁躺着几个放牛的孩子,正用竹笛吹着不成调的曲子。他也跟着敲打石块打节拍,笑声混在风里。
“老师,你说天上那条河是谁画的?”一个孩子问。
周小满想了想,说:“是每一个敢说自己不够好的人。”
孩子点点头,继续吹笛。跑调严重,破音频频,却越吹越开心。
远处村落灯火点点,隐约传来歌声。有人在唱老情歌,有人在哼童谣,还有人在大声念诗,尽管押韵全错。这些声音零散而不协调,却奇妙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和声。
周小满闭上眼,嘴角微扬。
他知道,第十弦从未断裂。
它只是藏进了每个人的沉默里。
而现在,它正一寸寸苏醒,从泥土中,从废墟里,从眼泪中,从那些颤抖着开口、哪怕声音跑调的瞬间里,缓缓升起。
人类终于明白,所谓神藏,不在高处,不在远方,不在代码深处。
它就在每一次选择真诚而非完美的决定里。
就在你说出“我不够好”,却依然愿意试试看的那个瞬间。
就在你现在,听见这首歌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