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
金国上京会宁府,皇宫。
气氛与大宋全民哗然,同仇敌忾截然不同,此刻整个金国高层都笼罩在阴影中。
大殿之上,年过七旬的完颜宗翰,身形依旧魁梧如山,但眼角深刻的皱纹,和略显灰。。。
晨光渐炽,松针上悬垂的雨珠逐一坠落,敲在第八舟甲板上,声如古琴余韵。盲眼老人仍静坐于舟首,掌心贴着木纹深处一道细裂??那是三十年前火油焚湖时留下的灼痕,也是他与这艘船共历生死的印记。风从湖面掠来,带着泥土苏醒的气息和远方言心兰初绽的幽香。他忽然抬手,止住弟子欲言的话语。
“听。”他说。
起初是寂静。继而,自地底传来微颤,仿佛万千根须在黑暗中缓缓伸展;再后来,是一缕极轻的嗡鸣,自九千九百九十九口井的方向同步升起,不似铃音,倒像整片大地在呼吸。老人嘴角微动:“它们醒了。”
话音未落,湖心玉碑忽泛涟漪。那枚曾碎裂为光点的琉璃流星,竟在碑中重新凝聚,形如胚胎,流转不定。与此同时,八盏银灯的火焰无声扭动,由竖直变为螺旋,旋即逆向旋转,形成八道微小的风暴。每一阵风过,都有新的名字浮现于新升的石碑之上:
**赵元朗。**
众人屏息。这是当年主导“清源行动”、颁布“静口令”的宰相,死后史书无载,民间亦少有提及。如今其名赫然刻出,字迹深如刀凿。
“他临终前烧毁了三百卷奏对实录,却在最后一夜,命侍妾磨墨,写下一封密信:‘吾所行皆为保皇权稳固,然天下终将因讳疾忌医而崩。’”老人低声述说,仿佛亲耳听见,“信未成,气绝。侍妾埋之院中梨树下,五十年后,树倒根断,信现人间。”
弟子惊问:“为何现在才显?”
“因为直到昨夜,最后一个读到此信的人,终于开口说了出来。”老人抚膝轻叹,“真相不是物件,可以封存。它是活的,需有人承继,方能延续。”
就在此时,北方天际一道流光划破云层,非星非陨,其色青白,落于燕山某处。紧接着,西疆沙洲、岭南古道、东海孤岛……接连七处,皆有异光坠地。书院弟子急报:八十一处“类明心湖”遗址同时震动,其中三处井中铃音提前鸣响,且持续时间长达两刻钟,远超寻常。
更诡异的是,河北某村一口古井,井水一夜之间尽化墨黑,却不见腐臭,反散发淡淡檀香。村民不敢近前,唯有一老妪持帚扫院时喃喃:“我儿死于征役,官家说是病故……我说了三十载,无人肯记,今日井替我说了。”
次日清晨,墨水退去,井壁现出一行篆书:
>**真伪之辨,不在言语,在心之所向。**
消息传至明心湖,老人久久不语。他知道,这不是自然之力,而是某种意识的觉醒??那些被删改、被掩埋、被扭曲的“伪真实”,正在反噬其制造者。当谎言以真相之名传播,天地自有其清算方式。
数日后,京城传来急讯:皇宫藏书阁再现异象。所有《国史长编》的正文依旧,但页边空白处浮现出截然不同的批注,笔迹各异,语气激烈:
>“此处删去兵败真相,实则全军覆没!”
>“皇后非自缢,乃被药杀,棺中指甲皆断!”
>“庆宁八年饥荒,户部尚书私运粮米二十万石往辽境换金!”
最令人震惊的是,这些批注并非凭空出现,而是由历代被迫沉默的史官魂魄所书。守阁太监跪地痛哭,称每至子时,便见数十身影立于架间执笔狂书,口中反复低语:“我们没疯,我们记得。”
朝廷震怒,派钦差查封藏书阁,下令熔毁所有涉事典籍。然而当工匠举锤砸向书架时,木屑飞溅之中,竟有血珠渗出,落地成字:**你说不说?**
当晚,钦差暴毙于驿馆,双手紧扣喉咙,舌头上用朱砂写着一个“悔”字。皇帝再度闭殿不出,连颁三道诏书:废除一切禁言律令,赦免所有因言获罪之家,并开放宫中秘档供民间修史局查阅。
可老人知道,这只是表象。
真正的危机,正悄然蔓延。
某日,一名青年书生徒步千里而来,自称来自西域回鹘故地,携一青铜铃铛,铃身铭文为古突厥语,经翻译后内容竟是:“贞观十六年,唐使献俘百人于太宗,实则皆良民,因边境争水被诬为寇。”书生言辞恳切,称此铃为其祖辈代代守护,只为待“执灯之人”重现世间。
老人伸手触摸铃身,指尖顺着铭文游走,忽而停顿。
“你撒谎。”他平静道。
全场哗然。书生脸色骤变:“前辈何出此言?我族为此铃隐居雪山六百年,岂容污蔑!”
“铃是真的,故事也是真的。”老人缓缓摇头,“但你不是回鹘后裔。你是清音卫残脉,三代之前曾参与伪造‘边疆归附图志’,专事编造外族朝贡记录。你祖父死前曾在松火书院门外徘徊七日,最终留下半页忏悔书:‘吾一生造假,唯此铃一事不敢妄改。’”
他顿了顿,声音转冷:“你来此,并非为了揭露真相,而是想借真物混入假动机,让世人怀疑所有外来证言的真实性??你们要摧毁‘执灯矩阵’的信任根基。”
书生长跪不起,泪流满面:“我本想改过……可家族长辈临终嘱托:若‘明心湖’不灭,则设法使其失信于天下。他们说,只要人们开始怀疑‘谁在说真话’,光明便会自我瓦解。”
老人沉默良久,终道:“带他去静思坑,面对三问。”
三日后,书生走出深坑,主动将家族所藏七十二件伪造文书清单交出,并请求终生驻守西北类明心湖遗址,为过往赎罪。
此事震动四方。越来越多曾隐藏身份的“伪执灯人”陆续现身,或自首,或被揭发。松火书院成立“辨心堂”,专研语言节奏、情绪波动与记忆真实性的关联。一位former清音卫成员发明“镜语盘”??以铜丝编织同心圆,说话者手持一端,若心中存伪,指针便会偏移。
就在秩序看似重建之时,第八舟的铜铃再次异动。
这一次,它连续七日未响,而后在一个无月之夜,突然自行摇荡三次。老人猛然起身,唤来所有核心弟子。
“有人大规模压制真相。”他沉声道,“不是用暴力,也不是谎言,而是用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