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男孩,轻轻问:“你把妈妈烧剩的东西……放进去了?”
男孩猛点头,眼中终于涌出泪水。
饭团抱紧他:“不怕,我们重新做。”
他另取面团,教他擀皮、调馅、收口。这次包的包子圆润饱满。蒸好后,饭团咬下一口,滋味清甜,混着野葱香。
“这才是你妈妈的味道。”他说,“她给你的爱,不该是灰,是热乎乎的包子香。”
当晚,男孩第一次开口,发音模糊却坚定:“……饱。”
饭团含泪微笑:“明天,教你炒蛋。”
……
夏至那天,厨房车外排起长队。
人们带着锅、罐、碗、勺而来,有的盛着故乡泥土,有的装着亲人骨灰,有的只是空手??但他们都有故事。
饭团宣布:“百家宴,开始了。”
菜单临时新增:
【今日特供?百家宴】
-百合煨藕(以百家莲心合炖)
-千层馒头(每人贡献一层面粉)
-**共命汤**(所有带来的“记忆之物”同煮)
-空碗回音(聆听逝者最后一句话)
仪式开始前,饭团将父亲的玻璃罐洗净,郑重摆上主桌。在来来捧来一束新鲜茉莉,插在罐口。
九点整,炉火齐燃。一百零七口锅同时冒烟,香气交织升腾,在天空形成巨大漩涡。袁长风监测到能量指数飙升至红色区域,卫星画面显示:全球二十四座城市同步出现短暂晴空,正对应各地华人聚居区的厨房上空。
第一锅汤沸腾时,老铜盆水面炸开,浮现密密麻麻的名字??不仅是归心祠记载的,还包括无数陌生姓名,横跨百年,遍布五洲。
“他们在呼应。”陈溪颤抖着记录,“每一个曾为家人掌勺的人,都在此刻醒来。”
饭团站上高台,举起铝勺敲响铜盆。三声过后,天地寂静。
他朗声道:“今天,我们不做佛跳墙,不做名菜。我们只做一顿普普通通的家常饭。因为最难复刻的,从来不是技法,是那个一边骂你邋遢、一边偷偷给你多夹一筷子肉的人。”
话音落下,百锅齐鸣。蒸汽凝聚成人形,环绕厨房车缓缓起舞。有穿旗袍的老太太,有戴眼镜的知识分子,有赤膊炒菜的壮汉,有哼着童谣的母亲……他们无声地笑着,拍肩,递碗,仿佛参加一场迟到多年的团圆饭。
小男孩突然挣脱怀抱,跑到主桌前,将自己蒸的完美包子放进父亲的玻璃罐中。
刹那间,罐内光芒大作。一道青年身影浮现??正是饭团的父亲,手持铁勺,笑容温暖。
他环顾全场,大声道:“儿子,这顿饭,够热乎!”
影像持续三分钟,随即消散。但所有人都看见,罐中包子少了一角??像是被谁轻轻咬过。
宴会结束时,已是星河漫天。人们陆续离去,留下洗净的碗筷与手写菜谱。饭团一一收好,准备装订成册。
在来来靠在他肩上,望着满天繁星:“你说,我们是不是也在别人的故事里?”
饭团轻吻她发梢:“也许百年后,某个孩子听着‘饭团叔叔和来来阿姨’的故事长大,也会想尝一口这里的味道。”
她笑了:“那我们的名字,也会浮现在别人的铜盆上吗?”
“会的。”他说,“只要还有人愿意为爱做饭。”
夜风拂过,茉莉簌簌而落。老铜盆静静立着,水面忽起涟漪,浮现三个新字:
**“家未散。”**
饭团看见了,没说,只是将围裙系得更紧了些。
炉火未熄,锅铲尚温,新的一天,正随着晨露悄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