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晓女儿虽寄人篱下时受了不少委屈,但后半生却有了一个真正的家,有了真正关爱包容她的家人,贾敏十分欣慰,因早逝留下女儿一人的愧疚也减轻了许多。
等女儿睡着之后,贾敏低声而坚定地承诺道:“玉儿放心。这一次,无论如何娘都不会丢下你一个人。”
——她不会再为了一个还不存在的孩子,再次搭上女儿的未来。
至于林家的香火,且看石氏和周氏吧。
若他们俩也生不出儿子来,那就是林家的香火该传到这一代断绝,怪不到她的头上。
=====
再说林如海的折子很快便被送到了京城,圣人刚收到太子要谋反的消息,心中正自烦躁,把折子摔在地上,连连骂了好几声废物。
不过虽然挨了几声骂,但因时机赶得巧,圣人觉得儿子要背叛他,心腹臣子也在这个敏感的时机出了状况,真当朕收拾不了你们了?
于是,圣人一边暗中布置收拾太子,一边指派了另外一个心腹去接替盐运使的职位。
至于不中用的林如海,直接连贬数级,成了正五品的江南道御史。
有人幸灾乐祸,有人写信问候,当事人却十分淡定。
他深知朝中即将发生大变故,这个时候被贬下去,非但不是祸事,反而是个避祸的好时机。
新的盐运使很快到任,林家包包款款搬出了盐政的官邸,转而搬进了另一处官邸里。
那是属于江南道御史的,不巧也在扬州城。
实在是扬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天下闻名的风物雅奇。整个江南省数得着名头的官员,凡是能把官邸设在扬州的,绝对不会另择它地。
比如江南盐运使,江南布政使,扬州知府,还有就是江南道御史。
这几个官员里,江南道御史的级别是最低的,官邸自然也是最小的。正五品的官,官邸连着前头的府衙一起,一共也才三进院子而已。
林家的主子少,倒还住得开。
不管林黛玉的心智有多么成熟,生理上却还是个三岁出头的孩子,无论是林如海还是贾敏,都不可能放任她自己住一个院子。
因而,她还是跟着父母住在东厢房里。
石姨娘和周姨娘也和从前一样,合住一个院子。只不过如今的院子小,从前一人能分五间屋子,如今却只能一人分三间了。
但老爷和主母的院子也变小了,他们倒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到了贾敏面前,也只是满面欢喜地说:“小有小的好处,如今我们离太太和大姐儿更近了,彼此可不就更亲密了?”
贾敏又给了他们一人两匹缎子,还叫来了扬州最大的绣坊里的绣娘,给他们量体裁衣。
当然了,他们只是顺带的,贾敏的主要目的,还是给黛玉做几身今年时兴的衣裳。
如今她已经确定了,这辈子只有黛玉这一个亲生的,自然是什么好东西都往黛玉身上花。往年一季做四身的衣裳,今年她决定给黛玉做八身。
另外,她自己也要多做些新衣裳,多打些新首饰。
黛玉重生后这些日子,对贾敏最大的影响,就是让她懂得对自己好了。
忙忙碌碌到了三月半,京城那边的消息终于传了过来。
跟黛玉说得毫无出入:太子造反落败,杀死全家之后,在东宫引火自焚了。
临死之前,他割破手指以血代墨,给圣人上了最后一道奏折。
在那份奏折里,他言辞恳切、声泪俱下地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又打感情牌忆往昔,最后才求圣人不要过于牵连自己的党羽。
由于他死得实在太过惨烈,死前又把所有可以接收他政治资源的人一波带走了,他的党羽本就无所依着。
圣人又想起了这个儿子的好,不但追封他为“端敬太子”,还答应了他最后的请求。
除了直接参与谋反的那些,其余太子的党羽都只是削官罢职,轻轻放过了。
即便是直接参与的那些,圣人也只诛首恶,将其家人流放了。
林如海有些叹息,腹诽圣人可真是儿子多了,折腾起来不心疼。端敬太子活着的最后那几年,圣人恨不得对方去死。
如今人家真的去死了,他又作出这番姿态来,也不知道是给谁看呢?
或许,端敬太子就是足够了解自己的父亲,早已料到了他这些反应,才会干脆利落地用自己全家,去换曾经支持自己的那些党羽吧?
第159章你方唱罢我登场
林如海叹了口气,拿着京城寄过来的信件去了正院。